2023, 40(8):4-12.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04.001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下,以“碳平衡、碳循环”为目标的城乡融合发展已然成为实现高质量城乡融合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探索。以中国城乡融合类型与“碳平衡、碳循环”的关系探析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国外城乡融合典型案例,结合国内实践经验和新时代现代化发展要求,总结出适用于城市化地区的低碳单元集约布局模式、适用于农产品主产区的绿色高效产废循环模式和适用于生态功能区的蓝绿协同生态增汇模式等三种“碳平衡、碳循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以期为“双碳”目标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2023, 40(8):13-20.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13.002
摘要:当前不断提速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导致资源紧缺、污染加剧和气候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也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扰动、冲击与压力。因此,如何通过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应对上述生态问题的适应力成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此,立足于韧性城市理念,通过厘清韧性城市与基础设施之间的耦合关联关系,从资源生产供给、社会生活重塑和自然生态调节三层面阐述复合基础设施的内涵、层级与原则;同时借助对宁波东城生态走廊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提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复合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策略,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2023, 40(8):21-31.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21.003
摘要:近30年来加剧的气候变化已经显著改变了北温带森林的树木物候,并对城市植被生态与景观产生长远影响。尽管此前已有研究揭示北京地带性植被生长季与花叶物候的整体变化趋势和气候响应特征,物候响应的种间差异及各物候阶段的响应敏感性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聚焦1980s-2010s北京植物园45种园林树木物候的年代际变化,旨在揭示不同树种、各物候阶段的物候响应特征和响应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与30年前相比,各树种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分别平均提前10.2日、7.5日、2.4日(p<0.05),开花持续期延长,每日同步开花树种增多;各树种展叶始期平均提前7.8日(p<0.05),秋色盛期及落叶末期分别平均延后7日、7.8日(p<0.05),导致生长季及叶幕期显著延长(p<0.05)。以物候变化量绝对值衡量特定物候阶段的响应敏感性,发现与其他物候阶段相比,始花期的响应敏感性最为突出且种间一致性较强,而叶衰老物候在响应方向及程度上的种间差异最为显著,开花、展叶物候的响应差异导致8个树种的花叶时序发生颠倒。以始花期、末花期、展叶始期及落叶末期的响应敏感性标准化值均值衡量各树种的综合物候敏感性并作树种聚类分析,发现玉兰、紫丁香、华北珍珠梅、元宝枫、黄刺玫等树种呈高物候敏感性,文冠果、毛泡桐、桑、碧桃、楸等树种呈低物候敏感性,且大部分树种各物候阶段的敏感性特征并不均衡,需予以持续关注和进一步探究。面对持续变暖、极端性增强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从树种层面为提高北京城市植被景观与生态的气候适应性提供一定参考。
2023, 40(8):32-41.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32.004
摘要: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对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9年和2019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使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4类发展情景下郑州市2029年的土地利用情况,通过构建耦合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对4类发展情景下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作健康评价,以此讨论最优土地利用策略。结果显示,生态城市建设情景下的城市健康值较2019年增加了19.01%,增幅最大;快速发展情景下的城市健康值则降低了17.03%,降幅最大。此外,城市核心性斑块的数量和面积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为实现最大化的林地扩张收益和有效提升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可采用在高增量生态廊道和潜在生态廊道处增加林地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2023, 40(8):42-47.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42.005
摘要:随着极端天气的常态化,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大火后造成的火烧迹地已成为生态修复亟需关注的目标。结合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与总结归纳等方法,对极端天气背景下火烧迹地的发生与修复的必要性进行讨论,明确了“火灾作为生态系统破坏因子”的讨论语境。从森林生态系统、地形地势、火烧影响与灾害评估视角对林火迹地进行认知,反映出林火迹地生态修复的复杂性,提示需要结合地情、灾情妥善制定修复策略。最后,以迹地异质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视角为牵引,结合2022年夏季重庆北碚缙云山山火后的迹地修复实例,引介“灾害评估,明确目标”“迹地平整,创造条件”“重构林相,优化林分”“健全机制,后期保障”的生态修复流程。以期为极端气候下林火迹地的修复与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2023, 40(8):48-55.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48.006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频发,生态水治理在近几年逐渐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而如今的传统村落大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生态水治理体系,因此对于传统村落水治理体系所蕴含的生态智慧的探究尤为重要。以广西北流市的降雨量变化为研究背景,生态智慧为理论基础,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究广西北流市鸭埌村的生态治水智慧:(1)因地制宜的村落选址智慧;(2)逐水而居的村落营建智慧;(3)护水而安的排蓄体系智慧。同时总结出鸭埌村生态治水原则:(1)因山就势,导蓄兼顾;(2)户户朝塘,化线为面;(3)化污为净,物尽其用,为今后传统村落应对洪涝灾害防范、生态环境修复和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建设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023, 40(8):57-64.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57.007
摘要:高密度城市中的绿色与蓝色空间具有降低地表温度、缓解热岛效应的功能,两者有着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城市蓝绿空间的格局是影响其降温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南京主城区为例,选取17个空间格局指标,分别从面积—边缘、形状、核心、聚散度4类表征城市绿色空间、蓝色空间与蓝绿空间格局特征,对比分析三者与地表温度的关联性,探讨绿色与蓝色空间对降温的协同促进作用。结果表明:(1)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其降温效益的影响不具有季节性差异;(2)蓝绿空间格局整体性指标相较于单一绿色空间与蓝色空间格局指标,对地表温度产生的影响更加显著;(3)增加斑块面积、提升形状复杂度、减小空间破碎度均可促进城市蓝绿空间的降温效益。从整体性与协同性的角度探索了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降温效应的影响,阐明了城市蓝绿空间统筹调控的必要性,有助于实现高密度城市规划实践中蓝绿空间格局的系统性优化与精细化调控,推动城市蓝绿空间融合发展。
2023, 40(8):65-71.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65.008
摘要:旧城区由于普遍存在绿地率低、建筑密度高等问题,对风环境研究极具紧迫性。以合肥市环城公园旧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杏花公园及其周边环境为例,采用CFD技术模拟场地风环境,探究影响合肥市旧城区风环境的各项空间组合要素。结果表明:(1)旧城区平均风速在0.57 m/s,明显低于合肥市平均风速;(2)杏花公园地块风环境最好,逍遥津地块建筑群组对风环境阻碍明显,包河公园地块静风区面积最大;(3)旧城区风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城公园绿地和水体、建筑群的空间组合方式、建筑与风向之间的夹角、建筑单体形态。最后将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应和建筑布局综合研究,基于原有旧城肌理,提出改善旧城区风环境的建筑布局与绿地布局策略,为旧城区风道规划与更新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2023, 40(8):72-82.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72.009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对行人夏季出行造成不便。夏季是游客旅行高峰,其高温环境会显著影响游客景区旅行体验。先前热舒适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类景区,缺少以建筑、硬质为主的人文建筑类景区热舒适改善研究。通过对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典型宫殿空间与街巷空间两个测点的春夏小气候实测与问卷调研,分析春夏影视基地热环境。结合场所感知问卷,分析影视基地游客场所感知状况,探析影视基地热舒适与游客场所感知的影响作用。宫殿空间热舒适整体优于街巷空间,影视基地夏季热中性温度及中性温度范围分别为29.17℃、26.26~32.08℃。气象因子与游客场所感知相关性较弱,热舒适是影响游客场所感知的最主要因素;游客场所感知与热舒适存在相互影响,其中个体情绪是影响游客热舒适与热接受度的主要因素。影视基地夏季热舒适与游客场所感知存在相互影响作用,从景区规划设计与景区管理两方面提出夏季景区热舒适改善、游客场所感知提升优化建议。
2023, 40(8):83-91.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83.010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街道成为改善城市气候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街道的热舒适性品质对人群健康和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中国城市街道热舒适性为对象,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的检索数据源,通过文献回溯概述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重点方向、研究内涵和研究方法,分析地域影响下的热舒适指标阈值差异。基于中国建筑气候区划,进一步探讨影响街道热舒适的微气候因素、个体因素和空间因素,尝试表述中国城市街道热舒适的研究框架,提出建构中国本土的街道热舒适研究体系与评价体系,聚焦空间环境热舒适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促进街道热舒适研究成果向设计实践转化,对积极探索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2023, 40(8):92-98.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92.011
摘要:城市户外微气候研究在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生态节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统计与内容分析,结合CiteSpaceⅢ软件对中国城市户外环境领域的微气候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可知城市微气候研究的主题聚集在数值模拟、气候适应性、舒适度等方面,梳理文献来源概况、研究历程、空间概况、研究热点等内容进一步评析。基于文献综述,按照研究对象在城市中的空间类型分为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步行街道、居住区空间、高校校园以及古典园林6种进行分析研究内容的异同与趋势。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以人为核心提升公众认知与行为研究、以多尺度视角拓展研究的时空范围、以乡村振兴理念推动乡村微气候发展的三项建议。
幸怡,丁高峰,楼一蕾,张洁,傅东示,郭婷婷,张聪,杨意帆,邵锋
2023, 40(8):99-107.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099.012
摘要:为探索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运用空间句法、行为注记法和核密度估算法,分析公园内不同属性游人的空间集聚特征,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提高公园景观质量和节点利用率,为激活公园活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青年和婴幼儿、少儿的空间分布一致,青少年、中老年的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显著;不同活动类型受自然环境、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空间围合度的影响,其空间分布不尽相同;不同性别群体的空间集聚特征展现出差异性。建议加强公园空间整体连接,通过美化园路沿线景观引导游人游览公园;针对不同使用者需求,增加休憩节点或不同类型的服务设施,创造停留空间,但要避免形成过于围合的空间,同时强化节点的交通疏导。
2023, 40(8):108-116.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108.013
摘要:乡村文化空间作为传统人居智慧与场所精神的体现,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加强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提升乡村文化服务功能,与自然生态相结合开展文化景观可持续设计,以进一步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珪后村文化空间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Fragstats等空间分析软件,选取体现乡村文化景观发展特征的景观指数,对乡村物质文化景观空间的形态和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探讨乡村振兴中生态振兴对文化振兴的触发作用,提出景观可持续设计策略,以期为乡村生态振兴促进文化振兴寻找实现路径,为乡村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和案例支持。
2023, 40(8):117-126.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117.014
摘要:重庆四山地区森林公园作为重庆市近郊森林公园的典型代表,对于满足山地城市居民假期休闲游憩需求起着重要作用。开展游憩服务能力评价是推动公园游憩发展,提升公园游憩品质的重要措施。基于山地城市与近郊森林公园的特征,综合网络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出包含游憩可达性、游憩环境资源、游憩设施服务、游憩感知程度、游憩活动服务、科教康养服务6个标准层22个评价指标的重庆市四山地区森林公园游憩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并对16个森林公园游憩服务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重庆四山地区森林公园游憩服务能力整体水平一般,所有公园游憩服务能力均未达较好水平。基于评价结果,从游憩可达性、生态环境保护、游憩设施与服务质量、山地游憩活动体系、康养科教品质5个方面提出重庆市近郊森林公园游憩优化策略,提升公园游憩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推动该类公园的游憩功能建设和发展。
2023, 40(8):127-135. DOI: 10.12193/j.laing.2023.08.0127.015
摘要:林荫道建设是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和尾气以及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提升街道美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上海的林荫道发展现状,针对目前相关研究聚焦于林荫道建成后的评价,而缺乏对林荫道规划建设前置环节的分析,在上海临港主城区101社区道路范围内,通过实地调研法、数据分析法和案例对比分析法等,探讨适宜当地立地条件的特色林荫道总体建设导则、行道树树种选择、道路断面和行道树排数优化并推算出改造的相关定量数据。以期推进上海临港新城的城市道路景观面貌提升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