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40(5):4-10.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04.001
摘要: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历史进程中正赋予其更新更重的任务。对学科本原问题的阶段性再思考,可以从形而下为发端,抽提形而上的学科哲学基础,梳理风景园林学科包含的聚类要素以及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人文艺术表达的内在逻辑;推演其基于协调天、地、人和谐关系的“功用”本质;揭示风景园林学科核心支撑为“工程”根基。在厘清本原的基础上,派生出风景园林人应持有的认知格局、创造动力机制及发展途径,即挖掘意识形态创造、发挥功能引导创造及释放工程技术创造。从而,试图明确风景园林学科客观的、科学的、明晰的内核。
2023, 40(5):11-17.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11.002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教育教学资源与要素不断流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正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融入全球教育,旨在构建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为例,分别探讨两所国际知名院校模块化、类型化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阐释北京建筑大学主干式教学体系中数字化资源平台支撑下的国际联合工作营教学模式。最终,通过比较分析,从多学科与多维度、创新性和综合性、自主性与开放性三个方面反思中国风景园林专业国际化教育教学体系,旨在拓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不断推动国际人才培养机制。
2023, 40(5):18-23.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18.003
摘要:“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规划”不仅是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而且是一门具有课程思政体现空间与实现价值的课程。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规划”课程思政为例,对教学案例和教学环节进行思政融合设计,构建思政系统框架,探索思政课程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的过程,深度研究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并将其融汇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从“自然山水探索认知”“自然山水保护求索”以及“新时代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建设成就”三个维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探索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的实践途径,以期对风景园林专业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思政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3, 40(5):24-32.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24.004
摘要:在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新媒体和移动终端为媒介的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方式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全周期过程中。以学生学习的痛点问题和学习体验为出发点,以“风景园林简史”课程为例,前端基于上瘾模型、正负反馈循环系统,设计用于课后知识点考核的教育游戏机制,并采用扁平化插画的方式,形成适用于移动端技术支持下小体量、简单、有趣的小程序游戏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的体验。同时,后端依托JavaScript、WXML、WXSS等语言,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技术,实现课程知识点测试游戏小程序的设计研发。该教育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巩固的效率,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为学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能力测试,对于专业教育、美育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方面的教学创新与资源迭代具有积极意义。
2023, 40(5):33-39.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33.005
摘要:受“本土国际化”理论启发,上海交通大学园林历史课程开展提升学生国际化设计思维的研究。课程采用中外园林史比较教学,促进学生理解相近时期的中外园林发展;通过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比较中外园林设计理念、方法、特征的异同,从而提升对跨文化的园林设计语言认知,增强对自身设计思维国际化程度的自信。采用学习前后两组问卷,采集学生自我评价国际化设计思维分值(1~10分),并采用符号检验测评班级主体的评分变化。针对2018?-?2019、2019?-?2020、2020?-?2021学年教学班的研究结果显示,课程有效促进了班级主体国际化设计思维评分的提升,中外园林史比较教学及案例分析的作用得到学生普遍认可。研究为开展本土国际化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理论教学提供了一种思路。
2023, 40(5):40-47.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40.006
摘要:在不确定性加剧及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多数停留于传统结果导向与二维平面构成的风景园林设计教育亟需反思与改革。论文阐述当今风景园林设计及其教育教学的转型与面临问题,提出构建全过程与开放式设计课程及教育体系。围绕课题选择、参与人员及组织形式三方面为切入点,介绍了全过程与开放式课程教学的开展路径。在课题选择方面,“附近性”的研究场地尤其是校园具有较大的教学和研究的优势和意义;在参与人员方面,“多元流动”的参与人员与涉及人员将有利于设计思维的激发与多元能力的培养;在组织形式方面,全学程大纲调整、全过程教学记录与课堂内外拓扑链接,将有助于解决设计教育的冗余问题。最后提出,风景园林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从“技”向“能”发展,而教育从业者需要将持续改革和汲取新知作为日常。
2023, 40(5):48-55.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48.007
摘要:随着中国发展重心由“增量”向“存量”转移,社区内部及周边的闲置空地越发受到关注,以“共建”理念为主导进行社区花园建设已经成为这些空地的基本改造范式,如何协调与组织各方也逐渐成了社区花园营建工作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育人环节中除了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应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以深圳市南山区“联心园”实践项目为例,将思政建设融入“校、企、地”三方协同的联合育人模式中,在向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实践指引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学生品德素养和奉献精神,培育为民服务意识和公益意识,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2023, 40(5):56-62.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56.008
摘要:目前中国高校植物园主要服务于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植物园应兼顾对内的专业教育与对外的公众教育,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以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园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历史发展,并对其面向在校生的专业教学,以及面向大众的环境教育途径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对于国内高校植物园建设的启示,包括将“教育”作为高校植物园工作的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开发面向不同受众的教育服务、提升和完善高校植物园解说系统、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学科在高校植物园建设方面的作用。
2023, 40(5):63-67.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63.009
摘要: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由于其具有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针对“西方园林史”课程教学中有关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等方面的思维盲点,在课程改革中引入VR和AR技术,引入三维模型重构+VR+AR立体化信息资源,并开展相关数字化、信息化及未来新技术耦合发展的实践。教学实践成果表明:VR技术和AR技术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交互式、时空式等多重学习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在空间、时间尺度上对西方园林的认知,进而增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
2023, 40(5):68-77.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68.010
摘要:学位论文是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风景园林学科自2011年被列入一级学科目录以来,学位论文质量和数量均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明确风景园林学科不同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学位论文这一视角研究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前沿。结果表明,近10年间,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硕士和专硕论文数量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不同类型论文研究侧重点不同,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知识子群是博士、硕士和专硕论文的主要研究选题;专硕论文的研究内容更趋向于应用实践。最后,对未来风景园林学科研究选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2023, 40(5):79-85.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79.011
摘要:1993-2003年上海城市绿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绿地各项指标明显提升,绿地布局模式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03年,上海成功创建为“园林城市”。通过梳理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共同特征,分析1993年上海城市绿地现状,阐述1993?-?2003年上海两次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理念、指标、布局结构和涵盖内容,总结上海城市绿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设成效,归纳其核心策略,具体如下:以生态园林理念为引领,依托科技创新,理顺管理体制,培育市场运作机制,加强法治建设,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绿化建设,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绿化发展之路。
2023, 40(5):86-95.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86.012
摘要:基于Web of Science(WoS)和中科院分区表(2021升级版),筛选风景园林近相关10本高频高影响英文期刊,统计期刊概况、IF、分区、文章影响力、期刊引文指标、下载量及通讯作者全球分布等计量指标,进行期刊指标的纵向时间轴及横向比对分析,归纳2016-2020年10本英文期刊基于关键指标的发展规律,揭示学科交叉特征明显、指标体系处于动态完善中等;通过对收录WoS数据库后和近5年高被引文献计量分析,得出城市气候领域(热舒适性、气候变化、植物等)、综合效能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健康、生物多样性等)、城市化领域(中国、城市增长、政策等)是风景园林近相关10本英文期刊的重要关注方向,生态经济领域(经济增长、碳排放、能耗等)在近几年的研究热度有所上升。研究为国内风景园林领域学术期刊促进学科发展以及交叉融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重要借鉴。
2023, 40(5):96-104.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096.013
摘要:在梳理国内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相关成果、系统分析乡村景观相关文献基础上,比较乡村景观保护的理论方法及数字化技术优势,从路径、技术等方面综述国内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景观保护中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2)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景观保护中的应用分为4个时期,即信息采集阶段(1990?-?2000年)、分析评估阶段(2000?-?2010年)、营建管控阶段(2010?-?2015年)、综合应用阶段(2015年至今)。(3)乡村景观数字化技术的路径分为景观信息采集—分析评估—营建管控。(4)乡村景观的信息采集包括景观空间信息采集和人类行为感知数据采集,涉及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影像、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大数据、生理检测与虚拟现实等;分析评估主要涉及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场景可视化等;营建管控主要涉及参数化设计、景观信息模型、三维重建、虚拟现实等。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在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趋势:(1)技术方法创新应用,辅助景观保护;(2)应用场景日渐广泛,全过程实践协同。研究旨在为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2023, 40(5):105-113.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105.014
摘要:色彩是园林特色的直接视觉表达,色彩规划设计是园博园规划设计的创新尝试。解析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色彩规划设计方法,形成以中国传统色与自然色为基础的园博园色彩规划设计可实施路径,探讨其美学价值和发展方向。徐州园博园的色彩规划从中国色彩中提取一个全新的色彩体系,结合现代色彩理论方法,提炼出园博园各区域色彩基因序列,控制与指导各区域的色彩方向,强化园博园各主题分区的设计氛围和空间性格。结合园博园的主题性、节事性等特征,阐述道路铺装、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夜景灯光4大主要材料的色彩应用要点,并着重介绍慢行道材料的色彩规划与应用,这也是园博园规划设计中的首次实践。
2023, 40(5):114-119.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114.015
摘要:以湖南16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样本,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在解析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主要民族村寨的空间格局与分布规律。研究发现:(1)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空间分布上属于凝聚型,空间不均衡特征明显并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形成以吉首市、通道县、江瑶县为核心的高密度区域。(2)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明显的民族聚集区,苗族村寨融合性较强,瑶族则独居在雪峰山、南岭北侧。(3)历史上民族隔离与融合使得村寨的空间分异更为显著。(4)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封闭性是民族村寨生成与分布的基础;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密度带动民族村寨发展的同时也为民族村寨的留存带来负面影响。最后对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族群化、连片化保护提出了建议。
2023, 40(5):120-126.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120.016
摘要:三角梅为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著名的木质藤本花卉,喜温、不耐寒的习性限制其在亚热带以北地区的绿化应用。基于三角梅地理分布及在中国的栽培应用概况,分别从耐寒品种筛选、适生性生态区划与栽培,以及种子播种驯化等方面总结其在上海耐寒适生性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并对未来三角梅耐寒驯化的对策及前景展开讨论:三角梅对0℃以上低温有一定的忍耐能力,低于-3℃会造成植株冻害死亡,冬季极端低温时应加强植株防护;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于背风向阳小气候立地种植,结合防风、保温辅助园艺措施以及种子播种循序抗寒锻炼等有助于提高三角梅抗寒力;为扩大三角梅栽培范围,耐寒品种选育将是未来方向。研究对于三角梅耐寒力提高、扩大栽培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2023, 40(5):127-132. DOI: 10.12193/j.laing.2023.05.0127.017
摘要:目前国内厨余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厌氧发酵,发酵后有机化合物所含有的大部分营养元素残留于其发酵沼渣中,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沼渣(以下简称厨余沼渣)脱水干燥后养分含量高、物理性质良好,可用于制备植物栽培基质,以增强其资源再利用价值。将厨余沼渣与草炭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待栽培基质充分混匀、稳定后,对栽培基质的发芽指数、养分含量、pH值和EC值进行测定,基于发芽指数确定厨余沼渣最优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厨余沼渣添加对发芽指数有明显的低剂量刺激效应,根据Log-logistic模型预测了厨余沼渣的毒害阈值EC20为26.7%。厨余沼渣添加能有效提高栽培基质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厨余沼渣添加比例为26.7%时,栽培基质全氮增量为1.67%、全磷增量为3.92%、全钾增量为0.81%。厨余沼渣添加会显著提高栽培基质pH值和EC值,表现为低配比即迅速提高,之后提升速率变缓。当厨余沼渣添加比例为26.7%时,栽培基质pH值增量为1.83、EC值增量为3.46 mS/cm。本研究分析了厨余沼渣作为栽培基质原料的适用性,为厨余沼渣的直接利用提供了合理的研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