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Ⅰ 社区景观共治
    • 共治的景观——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街道参与式社区治理实践

      2022(8):4-11.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04.001

      摘要 (99) HTML (0) PDF 799.73 K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治理的重心逐渐向基层下移,强调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如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社区花园参与式治理强调多元共建的实现机制及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其中多元共建共治强调在营造中充分结合公众参与,形成可协调多方需求、可持续、居民满意度高的社区花园营造,从而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居民在地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成为共同体意识产生的情感基石。基于以上思考,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街道参与式社区治理实践为例,从分析公众参与治理下的发展历程,再到剖析总结社区花园参与式治理实践特征,探讨社区花园参与式治理的方法、策略和机制,对于推进参与式社区规划建设、探索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环境教育带动下的社区公园场所营造——北京双秀公园实践探索

      2022(8):12-20.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12.002

      摘要 (41) HTML (0) PDF 4.74 M (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区公园是我国城市绿地的重要类型,具有文化、教育和邻里交往等社会属性。当前我国多方参与社区公园场所营造的实践较少,存在较大探索空间。以北京双秀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教育角度,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针对公园及周边社区实际情况设计营造策略,通过引入环境教育策划、搭建合作机制、提高公园运营方对环境教育和场所营造的认知及执行能力,对公园物理环境、公园形象和人化景观进行营造。结果表明,环境教育可带动环境友好氛围营造,且营造内容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多方合作机制有助于提升公园运营;混合式营造模式适合于社区公园,培育园方能力有助于营造效果保持。将场所营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为类似项目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实证经验。

    • 非营利组织支持社区花园发展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特点——以底特律为例

      2022(8):21-29.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21.003

      摘要 (35) HTML (0) PDF 5.69 M (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盈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s,NPO)在推动社区花园建设和管理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底特律非营利组织在支持本地社区花园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底特律32个社区花园相关NPO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工作内容和组织特点展开研究。从工作内容来讲,NPO主要充当了建设与动员、支持与赋能、协调与连结,以及引导与推动4种主要角色,发挥建设管理、外联动员等多种综合服务作用;从组织特点来讲,NPO倾向于保持小型化,注重协调联动,以核心NPO领导,多NPO辅助的方式开展工作,降低NPO维持社区花园建设发展的成本,保持灵活性,调动社会自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多种综合服务功能,鼓励其采用“核心NPO领导,多NPO协作”的小型化和专业化形式,可以成为“政府+NPO+居民”上下联动支撑中国社区花园发展的有效方式。

    • 乡村人居环境参与式营建模式研究

      2022(8):30-35.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30.004

      摘要 (12) HTML (0) PDF 4.49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丽乡村,共同缔造”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建立政府、村民、专业者和社会力量多方共治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基于现有乡村治理模式,分析影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因素,提出以外生型为主,中介型与内生型同步的乡村环境参与式营建模式,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及职责,阐述参与的原则、机制、流程和具体方法等,为促进乡村社区共治和共享提供系统性、可操作的实施路径。通过参与式营建模式的引入,发挥乡村集体智慧,凝聚价值共识,唤醒场地活力,实现可持续管理、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

    • >专题Ⅱ 适老化景观品质提升
    • 基于文献计量的近十年国内外景观适老性研究进展

      2022(8):37-44.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37.005

      摘要 (265) HTML (0) PDF 13.62 M (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国内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加显著,户外环境的适老性逐渐被全社会所关注。借助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国内外2010?—?2019年涉及景观适老性领域的文献进行作者分布、研究方法和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国内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2)国外注重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影响,而国内更多关注住区环境的适老性和康复景观研究;(3)国外未来更加关注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注重与医学研究相结合,国内则会关注小气候条件、环境的个性特征对适老性的影响,研究方法也会逐渐多元化。综合来看,国内未来应在多学科合作、技术方法、研究广度等方面加大力度,为营造更加和谐的适老景观提供理论基础。

    • 基于邻里空间感知的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比较研究——以重庆典型社区为例

      2022(8):45-52.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45.006

      摘要 (65) HTML (0) PDF 4.27 M (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邻里空间感知与绿地活动水平存在关联,揭示邻里空间感知对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影响,可为社区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老年人群健康的日常空间行为规划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通过对重庆南岸区典型社区老年人群的调查发现:绿化面积、绿化品质、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响绿地活动时间,友好性与卫生状况正向影响绿地活动强度;封闭社区的空间感知评价高于开放社区,但绿地活动水平却较低;开放社区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绿地活动时间。结果表明:邻里绿化质量、公共设施和卫生状况可能通过强化感知不活跃度引起老年人群主观回避体力活动行为;社区居住条件与开放性特征决定邻里社会环境变量和物理环境变量的质量,并导致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差异现象;邻里友好性可能作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行为响应的调控因子。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渝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研究——以江津区东海沱村为例

      2022(8):53-63.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53.007

      摘要 (15) HTML (0) PDF 9.15 M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村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已成为村落主体人群之一,如何营造老年友好宜居的空间环境亟待解决。公共空间作为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域,承载着其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情感交流等社会功能,是村落适老性营建的关键突破口。以具有渝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典型特征的重庆江津区东海沱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明确村落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公共活动特征与空间需求;从积极老龄化理念的“保障”“参与”“健康”三大原则出发,构建村落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评价框架并总结现存适老问题;提出空间体系完善、适老功能置换与复合、适老设施嵌入式布局、舒适环境设计以及活动组织五大适老性营建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优化更新提供参考。

    • 老龄化背景下“住区—公园”步行环境满意度研究

      2022(8):64-70.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64.008

      摘要 (21) HTML (0) PDF 19.19 M (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老年人日常游憩的场所。随着我国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日常游憩需求不断增加。“住区—公园”步行环境的适老化建设对老年人出行具有积极影响,是鼓励老年群体进行户外休闲的重要途径。研究选取老龄化、城市化均较高的南京市,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老年人对住区到莫愁湖公园步行环境满意度数据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老年人的“住区—公园”步行环境的满意度评价因子分别为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愉悦性;其中影响老年人步行环境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是可达性;不同社会属性老年人之间的步行环境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果,从步行环境可达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方向,以期为适老化步行环境的更新改造提供兼顾公园内外的视角。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基于凝视理论的上海金山区廊下郊野公园形象投射与感知偏差研究

      2022(8):71-78.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71.009

      摘要 (22) HTML (0) PDF 6.45 M (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凝视理论,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郊野公园为例,采集官方宣传文本和游客游记,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分析,并将采集的照片分类和绘制聚合意向地图,分析各类照片的相关性,从而分析主题农场型郊野公园的形象投射与感知的偏差。结果表明:(1)官方投射的廊下生态园、枫叶岛和山塘民俗村的形象比较成功,与游客感知形象契合;(2)游客对园区内游玩项目和食宿环境感知较少,这与官方期望打造郊野公园为游玩住宿为一体的休闲体验园区不符;(3)廊下郊野公园的重要景观节点和特色建筑比较吸引游客,但是景区管理方在这方面缺少投射。因此,在今后的公园管理中,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活动和修缮人文景观,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海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世博段绿化景观评价分析

      2022(8):79-86.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79.010

      摘要 (17) HTML (0) PDF 10.64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滨水是城市中最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景观评价有利于为滨水空间景观提升提供思路和对策。根据文献调查、实践调查和专家访谈,选取代表性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构建适用于上海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世博段绿化景观的评价体系。将研究对象划分对A段、B段、C段和D段进行绿化景观评价,基于语义差异法进行问卷调查,经数据处理得到评价结果。结果评价得分均为正分,说明游客对绿化景观总体评价积极。由方差分析可知,各评价指标平均得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景观丰富度(D1)、景观独特性(D3)和空间序列韵律感(D6)三项评分显著最高,而世博文化感受度(D16)、工业元素感受度(D17)和自然科普体验度(D18)三项评分显著最低。综合评分来看,A段>B段>D段>C段,各区段的评价指标得分存在一定共性,但部分指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经实地考察,评价得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最后对可推广的经验和优化改进的思路进行讨论。

    • 基于“近自然林”理论的科学绿化实践——以雄安绿博园承德林为例

      2022(8):87-93.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87.011

      摘要 (49) HTML (0) PDF 16.57 M (6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绿色生态空间受到挤压,不少城市面临缺林少绿、生态空间破碎化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通过科学绿化实现城市绿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方向之一。以河北雄安绿博园承德林为研究对象,在“近自然林”理论指导下,将造林方法与园林造景手法结合,系统研究“近自然林”的营造原则、模式与经营方式,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林相。最后结合中国“近自然林”营造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近自然林”的科学营造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园林空间
    • 基于智能代理建模的城市公园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2022(8):94-103.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094.012

      摘要 (60) HTML (0) PDF 4.23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不当和地形利用不合理等原因可能导致城市公园建成后空间活力不足、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公园设计阶段开展科学有效的空间活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代理的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相比于传统空间活力研究方法,具有从个体角度出发,自下而上形成整体人群使用偏好的功能,模拟结果可被用于评价公园空间活力。基于对游客行为规律、选择偏好和空间环境要素的拆解重构,在Unity平台中构建能够模拟并分析公园空间活力的仿真模型(Assigned Environment Agent-Based Model, AEABM)。该模型重点围绕活动强度、活动多样性、活动持续性三个层面的空间活力特征对公园的空间活力进行定量分析。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将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调研结果进行校核,验证AEABM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EABM模拟结果与调研数据和初始化参数吻合,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也显示重庆市中央公园在空间布局、休憩设施和使用功能设计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公园的空间活力。

    • 城市公共空间中地摊商业设施布局形态与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2022(8):104-113.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104.013

      摘要 (78) HTML (0) PDF 1.87 M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对政策发展的分析,总结出地摊商业设施的主要现状矛盾——环境不协调、管理难度大,以城市区域、城市公园与广场及城市街道3种不同尺度选取韩国、日本与印度尼西亚的优秀案例,提炼其布局范式,且从政策层面总结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归纳提出地摊商业设施的4种布局原则——空间协调性、功能兼容性、布局秩序性与环境融合性原则,及不同尺度下的5种布局形态——集中型、带型、放射型、组团型与散点型。针对两大现状矛盾,进一步提供地形起伏利用、空间立体拓展的环境优化策略与后期管理维护建议,以期积极响应当下政策的同时,挖掘现有公共空间更高效利用的潜力,探寻地摊商业设施更好融入城市的实践可能。

    • >园林艺术
    • 雅集图中古代文人活动与园林空间表现特征分析

      2022(8):114-124.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114.014

      摘要 (76) HTML (0) PDF 3.84 M (2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雅集图大多以园林空间为背景,是传统人物画及园林画的结合,成为解读古人园居生活的重要媒介;图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园林要素及多变的空间组织,亦可作为了解文人园林审美及空间营造的史料依据。针对雅集图中的文人活动及空间特征的研究,对理解中国文人园林的意境营造,探寻空间布局手法,更新传统园林理论研究视角具有重要意义。以历代雅集图为研究对象,梳理宴饮、文事、博古、品茗等4种主题的雅集活动,归纳雅集图中常用的园林要素及其空间特征,并探究图像中文人活动及园林空间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园林要素在不同活动的空间组织上具有共性特征,突出营造“雅致、悠然、怡情”等活动氛围;并梳理出私密型、半开敞型和开敞型三种园林雅集空间类型以及不同空间类型下的文人活动和园林要素的组织关系。

    • 基于《全唐诗》语义分析的萱草植物文化内涵解读

      2022(8):125-132.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125.015

      摘要 (40) HTML (0) PDF 4.07 M (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唐诗》作为优秀古诗词文本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以《全唐诗》中萱草诗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分析方法借助ROST-CM6进行语义和聚类分析,使用空间信息解析方法进行可视化呈现,从人、地、景三个角度出发,解读《全唐诗》中的萱草植物文化,进行萱草植物文化内涵体系建构。结果表明:萱草诗词呈现以“忘忧、孝亲乡愁、隐逸悠闲、艳丽闺情、君子忧国、战乱别离”为主的人文情感,和“植物、人文、城市、庭院、尺度”5个方面的景观应用,在植物、人文、尺度方面聚类明显;不同地理区域呈现不同的情感与景观特色,突出表现为“一地一文化,一地一景观”。

    • >应用研究
    • 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质量特征与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2022(8):133-138.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133.016

      摘要 (43) HTML (0) PDF 1016.10 K (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化快速推进给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今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而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土壤生物学指标比较缺乏。从土壤质量的概念着手,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质量监测应包括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健康质量三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评价指标,共计24项,以期为客观、准确评价园林绿化土壤质量提供参考;为绿地土壤养护、管理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质量监测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方法指导。

    • 数字化技术在城市旧居住区绿化普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2(8):139-144. DOI: 10.12193/j.laing.2022.08.0139.017

      摘要 (16) HTML (0) PDF 6.29 M (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城市旧居住区绿化的养护与优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而数字技术的更新给园林绿化调查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要求。基于高分二号遥感解译结合数据空间分析调整实地调查工作安排,以丽水城区城中村与开放式小区绿化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优化了人力和时间分配,高效构建了精细化数据成果与可视化绿化指标图。实践证实信息技术结合传统地面调研是构建城市园林绿地数字化的有效途径,能灵活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对项目前期分析和中后期维护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