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4-9.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04.001
摘要:假山优劣之评判多依据古今书籍观点及现存假山遗迹,缺少对当代叠山匠人实践及观点的参考,故对叠山匠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惠进行特约访谈。访谈中,方惠以其亲身经验就石与山的区别、假山的功能、计成与张南垣的叠山特点、土石山的优势、绘画与叠山的关系、能主之人等若干问题发表看法,阐释其自创叠山方法“取阴”,并提出了辨别假山好坏当首看叠山技法之基础——“拼整”的观点。其观点按学术评价标准评判兴许尚存瑕疵,但仍可作为未来假山优劣判别之考据。正如朱光亚先生评价所言:“方惠老师的理论源于反复实践,于困难中打磨提炼,虽尚存片面性,但真知灼见,传递的是最朴素的真理。”
2022(2):10-18.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10.002
摘要:同样是叠石造山,今天的城市公共环境相较于中国传统园林更具挑战性,用地周围环境有城市高层建筑,也有一览无余的新区开阔地,尺度与体量常常是传统园林的数倍,同时还面临着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如大型人工水瀑布运用使叠石造山更易达到真实山林的效果等,这些都给叠石造山理念与技艺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面临当下现实的回应,面临着传承与开拓的使命。从上海鲜花港大型黄石叠山的尺度分析入手,以远观与近游两种方式,分析当代匠师方惠在追求高度、深度、厚度的“三度”目标指导下所获得的“截溪断谷”山林真境的成因,尝试通过现场感知与测绘,解析其围绕“三度”取向进行叠山实践的文人思考与境界追求,学习与解析其相石、拼叠及山体造型的技法。这也是对方惠叠石造山理论与技艺的一次印证,期望这门集中国传统艺术大成的叠山技艺能得以传承与发扬,进而对当代造园有所启发与推动。
2022(2):19-26.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19.003
摘要:以匠师主导为特征的传统山水造园是当代园林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但尚未得到深入认识。匠师方惠主持的昆山璞园营造可作为此类典型案例加以研究。该园在总体境界上追求“园在山中”,以确定主山、安排山势、布置水境等方式应对场地条件而进行布局。在具体山水景致营造上,重点以近景山洞、中景山峰、远景山峦及综贯水景等方式形成艺术效果与体验构成。在过程营造技艺上,在选石与用石、拼叠与造型、层次与呼应等方面呈现了高超的水准,并且因当代技术条件而加以发展。该园山水营造体现出对传统造园的真正传承且又有开拓,为当代设计施工分离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2(2):27-33.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27.004
摘要:出自清代叠山家戈裕良之手的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最好的湖石假山之一,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但扬州叠山匠师方惠认为,学界对环秀山庄和戈裕良的认识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方惠认为把南面作为观赏环秀山庄的主大面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是对观赏者的误导,真正的主大面是入山的问泉亭至补秋山房一线,从这一线观赏才能体会环秀山庄假山洞壑幽深、断谷层叠、山势雄浑的真山之境。戈裕良的技法并非苏州传统技法,而是受扬州影响又具独创性的“深厚法”。历史上记载的叠山家很多,但只有戈裕良才是除了张南垣之外的又一座高峰。张南垣建立了“山之大”,而戈裕良重点突破了“山之深”,再加上李渔强调的“山之高”,从而组成方惠眼中的叠山三原则。研究以方惠的观点为出发点展开分析,以获得对环秀山庄假山技法的深层思考。
2022(2):34-39.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34.005
摘要:塘池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组成元素,自然式塘池又是中小尺度山水造园中最普遍的水系形态。以当代叠山大师方惠的造园作品为例,系统讨论中小尺度造园中自然式塘池与假山的关系。方惠认为中小尺度的园林可以把园看作是“山中之园”,而塘池则可视作“山中之水”。在此前提下,文章提出塘池理水在“以山定水”“以池承山”“山水互成”“山之余脉”“水之余音”5个层面的构思和工艺。“以山定水”是由山的姿态和尺度决定水的形态和大小;“以池承山”是施工过程中先做旱池再叠假山;“山水互成”是以水体现山的深厚和高远;“山之余脉”是把塘池的驳岸视作山的余脉来营造;“水之余音”是把园林水系与音乐相联系,把塘池看作整个乐章的余音来处理。
2022(2):40-48.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40.006
摘要:环秀山庄因戈裕良叠山而带动学界对其假山的大量研究,而植景作为串联园中建筑、假山、水体的重要景观元素被忽略。研究以空间形态学视角结合史料法与实地考察法分析18-21世纪环秀山庄植物配置、理法及构景演变。山庄植物历经生老病枯、花木改植后其造景功能、品赏方式、赏景季节也发生改变,多数新栽花木被移至枯损植物原生处,补植时虽考虑到原有花木的植栽理法,但替换后的植物形态及生长特性使得植物景观空间构图不断演变。假山紫薇被黑松替换后形成的构景视域隐匿地扭转了原作为山背面的假山正南面的观景认知;补秋舫窗前及东北次假山上消失的两丛棕榈隐示着近代园内植景在品种选取上的革新及造园理念的转变;近代由桃、枣、木瓜围合的封闭性房山亭作为衔接游线空间、丰富游览空间感的关键,现今因桃、枣的消失而成为半开敞空间最终为游线终点。山庄的空间在山、水、建筑格局不变但却不断演变的植景中一再重编,改变着游观者对空间的感知与理解。植物生长与需维持其原貌的遗产保护准则互为悖论,山庄以假山保护为重点修剪植物的措施,反映了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不仅需关注植物单体的生长,还需兼顾植物与假山之间的依存关系,启示了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需依据不同园林遗产的保护侧重点而选择与之对应的保护策略。
2022(2):49-55.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49.007
摘要:中国园林“文心”的呈现方式大体有三种:(1)借鉴诗文创作中意在笔先、精心结构等手法来造园筑圃。意在笔先之“意”,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作品主题,一是指创作构思,前者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抑或对理想的表现;后者是说造园者要胸有丘壑,能从大处着眼因地造景,从小处着手精心设计,用作诗文的起承转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等方法来精心营构园林。(2)通过述古与编新、着迹与妙套、应景与应情等基本原则,直接为园名景名点题。述古就是用典,要跟园林的具体景致和游园情形结合起来,在切中造园旨趣和景象意境的基础上,巧妙地套用和编新,方能产生含蓄婉转且诗意盎然的效果,反之生搬硬套,随意乃至滥用旧人旧事旧语,不仅让人不知所云,更有害于园林意境的表达。(3)将原来只存在于诗文中的虚景变成现实的可游可居的实景,化“诗意”为“园境”,像“桃花源”“濠濮间”“沧浪水”“芭蕉雨”“疏影梅”等经常成为中国园林的造景母题。
2022(2):57-62.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57.008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科学问题,从生物共生、社会共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文明时期和谐共生的内涵不同。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三层含义:生命共生、文化共生、区域共生,即人与野生动植物和睦共处,民居建筑及各类游憩、管理、保护设施建筑从选址到形态风格均应尊重地方历史、传承风景文化、保护乡土生态。国家公园生态服务流与生态产品价值流必须惠及地方居民、驱动区域发展,区域城镇与社区需要积极支持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保护,形成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良性可持续机制。按照帕森斯AGIL模型理论,能力提升、社会协同、保护文化等是国家公园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由此提出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4个机制:持续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国家公园与区域发展一体化机制、国家公园社区的多重发展机制、动态即时的监测反馈机制;及4个途径:高效的管理体制、精明的保护政策、科学的管理规划、严格的保护监管处罚。
2022(2):63-68.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63.009
摘要:随着2021年中国首批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自然保护地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战略性发展机遇,既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要进一步整合归并优化,也有规划编制要实现多规合一,还有监督管理要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更有在信息化时代迈入大数据新纪元的时机下管理要迈向现代化。自然保护地的大数据是大数据背景下的技术产物,与自然保护地建设息息相关,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针对当下大数据方向的专门技术人才工作需求及岗位设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此类人才严重缺乏。鉴于大数据手段对自然保护地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梳理了自然保护地与大数据的相关文献和专业设置,探讨了其中的人才应用岗位、必要知识及人才结构等,旨在为自然保护地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2022(2):69-76.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69.010
摘要:随着国家公园体制的确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迈入新格局,而国民户外游憩体验需求的日益提升对自然资源整合的保护形式给予新的挑战。基于美国成熟的国家游径建设经验,研究对其框架体系下风景游径的设立起源、规划要素、服务功能、生态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中国部分道路系统现状,从原则、规划、管理、运营4个方面提出未来国内风景游径总体规划策略,即最小干预下的最大化户外游憩体验选择、统一建设标准下的分段规划、分层协作的“合作”统筹管理及自然平衡的有限开发。将其串联国内现有核心自然风景资源区域,提供规划整合自然资源渠道,以此促进风景游径系统的引入及本土化可持续建设发展,构建满足于全国范围内的风景游径大型线性空间的户外发展需求。
2022(2):77-84.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77.011
摘要:国外数字景观研究经历了长期且完整的体系构建和研究领域的扩展与深入,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将对国内数字景观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20年的SCI核心期刊内的外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领域数字化景观研究的国别差异、机构分布、学科合作网络、研究趋势、知识基础和热点前沿。研究表明:(1)国外数字化景观的发展程序完整,欧美国家学者构筑了知识网络早期的知识骨架,中国学界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2)研究方向多样,网络体系完整,方法上借鉴了多个学科的前沿技术和模型方法,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集成特征;(3)数字景观领域各个阶段研究热点方向差异大,现阶段基于人群体感舒适度的环境气候改善研究、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信息来源媒介数据在景观的分析研究和机载雷达(LiDAR)的应用为热点研究领域。
2022(2):85-92.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85.012
摘要:随着文化和旅游持续融合发展,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以创新文旅类型,满足群众对文娱体验的多元需求,是数字经济格局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动漫旅游”作为日本重要文旅类型之一,对日本振兴地域、激活经济、再现城市魅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探讨日本动漫产业在文旅规划中的创新思路和方法策略,有利于拓展中国文旅规划新兴模式。通过对相关实践案例梳理总结可知,日本“圣地”型动漫旅游是以地域振兴为目标,多元合作体制为依托,游客特殊需求为导向的创意性文旅规划模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呼应动漫场景、构建主题游线以及协同交互环境三大规划策略,以期为中国数字经济格局下文旅规划提供可借鉴经验。
2022(2):93-99.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093.013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对美丽乡村活力进行研究,为美丽乡村提供建设依据和规划策略。以南京石塘人家美丽乡村为例,通过对百度热力数据、传统规划数据的挖掘,探索美丽乡村空间活力特征,建立美丽乡村空间活力定量分析方法,并统计分析各类影响因素显著性大小。结果显示,南京石塘人家美丽乡村空间活力在时间维度上,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乡村活力存在较大差异,周末与节假日相比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峰值更高;空间维度上,乡村建成环境较完善区域的人口聚集程度较高;影响因素上,公共服务设施对美丽乡村空间活力影响最大,其次是餐饮服务设施。
2022(2):100-106.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100.014
摘要:流域是人口与城市集中分布的区域,与人类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基于昆明盘龙江流域2000年、2007年、2013年和2020年4期遥感影像,定量分析流域近20年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林地一直是盘龙江流域的主要用地类型,研究期内建设用地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林地面积前期持续减少,2013年之后由于相关保护政策的实施,面积有所增加;(2)各用地类型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林地转出面积最多,在2013年后转出量明显减少;(3)各类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均有所增加,建设用地的形状日趋复杂,2000?—?2007年其最大斑块指数快速增加,呈连片分布的趋势;(4)林地和耕地是研究区的景观基质,整体景观异质性较好,20年间流域整体连通性有所降低,但2013年以来这种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呈好转态势。
2022(2):107-116.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107.015
摘要:剖析网络评价文本能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支撑,弥补因快速城镇化建设发展而导致的公众参与不足,对于景观设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以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例,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利用rostcm6、excel及python等分析和数据抓取软件,采集大众点评的相关评论数据,以山地景观设计视角结合相关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制作可视化分析图,最终从多维度分析游客评论得出结果及改进建议,总结针对重庆弹子石老街及山地景观设计的6条设计策略:(1)交通可达的组织方式;(2)垂直上下的衔接转换;(3)对景远眺的外向空间;(4)本土文化的特色彰显;(5)城市事件的策划安排;(6)游览夜景的慢行系统,期望对今后的类似山地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2022(2):117-124.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117.016
摘要:近些年乡村在环境整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特色难以彰显、村民归属感低、风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一个乡村的风貌是由在地的“物”“事”“人”共同构成,基于“在地性”的乡村风貌设计可以更好地彰显地域特色和满足村民需求,构建地方认同和达到情感共鸣。以上海市青浦区徐练村为例,提出“在地性”乡村风貌设计的三大策略:(1)通过保护生态本底、顺应自然肌理、体现美学价值进行在地环境修复;(2)通过物化文化要素、再现文脉情景、使用乡土材料进行在地文化重塑;(3)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公共空间、引导村民参与进行在地人本关怀。
2022(2):125-131.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125.017
摘要:山林地在景观资源方面常具有天然优势,但同时具有生态敏感性高、开发难度大的特点。在中国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不乏将生态敏感的山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情况。如何在建设过程中集约用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实现山林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对山林地建设的现实要求。北京延庆冬奥村位于延庆区海坨山脚自然形成的冲击平原台地,建设区域属于典型的山林地,基于可持续视野,通过景观生态学、林学、景观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其既有林地评价指标体系,以确定其开发建设前的既有林木保护方案,最终划定保留既有片林2.32 hm2,既有单木313株。研究对于山林地的建设具有生态借鉴意义。
2022(2):132-138. DOI: 10.12193/j.laing.2022.02.0132.018
摘要: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迅速发展,自媒体对行业影响日益显著,但目前少有研究总体把握当前风景园林行业信息传播情况,相关运营策略的研究亦仍处于起步阶段。做好传播工作,是新时代整个行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清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应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分析微信平台的风景园林行业信息传播现状,探讨其传播特征及影响力。结果表明当前大多利用微信传播业内信息,呈现多主体参与传播、讯息趋同质化、受众对讯息进行选择性认知、传播效果与活跃度成正比。同时就现状提出相应提升对策,为中国风景园林信息传播和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