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02.001
摘要:三维绿量能反映城市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城市绿化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本文利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运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进行植被类型划分,通过计算植被指数,提取纹理信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研究区植被三维绿量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三维绿量总值为0.04 km3,单位面积平均三维绿量为1 073.65 m3/hm2;香樟林是研究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占比58.50%;研究区北部和南部植被覆盖较为茂密,中部偏低。
2020(11):8-14.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08.002
摘要:高光谱技术具有光谱分辨率高的优势,在林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高光谱技术在植被特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主要涉及植被指数研究、物理生化参数反演、摘种识别、生物量估算等内容 ;同时,以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对植被指数、特征参数、摘种识别等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期为植被高光谱数据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0(11):15-20.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15.003
摘要:快速、高度的城市化对城市公园的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公园的设计、管理、服务水平,是有效应对这些要求的重要技术途径。文章首先梳理了城市公园智能化建设的4个发展阶段,依次归纳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与智慧化;然后结合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案例,重点总结了面向不同服务对象的城市公园智能化建设的相关进展;最后提出基于智能信息技术在上海开展城市公园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具体包括面向规划设计者的精细化设计建造、面向公园管理者的智慧化运营管理以及面向公园游客的人性化交互体验3个方面。
2020(11):21-27.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21.004
摘要:植被覆盖度可以较好反映一个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是衡量地面植被生长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2017-2020年间上海市奉贤区的Sentinel-2遥感数据,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像元二分模型对该区域内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并对植被覆盖度和相应的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0年间奉贤区植被覆盖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低等级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增加,高等级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减少,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减少趋势。
2020(11):28-37.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28.005
摘要:城市森林结构复杂、分布破碎,采用高分遥感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等智能机器学习算法精准监测提取城市森林信息,是城市森林资源智能监测管理的关键性基础环节。本文以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城区WorldView-3高分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改进的U-net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并结合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方法,研究城市森林智能精准提取。首先,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获得最佳模型参数;其次,使用U-net网络进行语义分割得到分类结果图;最后,结合面向对象最优分割修正深度学习城市森林提取结果,从而最终得到城市森林提取结果。研究表明,(1)基于改进的U-net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得到的城市森林总体分类精度达90.50%,Kappa系数为0.886;(2)经面向对象分割对U-net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结果中的“椒盐现象”及边界地物错分现象进行修正后,分类总精度提高到93.83%,Kappa系数提高到0.9295。因此,U-net网络模型结合面向对象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遥感目标识别及地物分类的效果,保证城市碎片化植被提取与植被区域边界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城市森林植被提取精度。
2020(11):38-43.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38.006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由来已久,多选用精挑细选的卵石、碎石、瓦片、砖块等各种材料组成富有涵义的精美图案,铺于地面,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典故神话、器物文字等,反映古人的审美喜好与向往期许。苏扬两地古典园林同为江南私家园林,在铺地材料的选择上相同,铺装方式与图形寓意上相似。但是由于两地文化与环境的差异,以及园林服务阶层的不同,再加上两地“吴门画派”和“扬州画派”画风的影响,观赏视角的因素,苏州园林铺地无论尺度、铺砌方式,还是图案选择等方面多呈现简洁、高雅的文人气,而扬州园林铺地则彰显了以盐商为代表的市井气,并逐渐为主流文化所接受,成为地方风格。
2020(11):44-49.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44.007
摘要:雪意象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园意象。探析古典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有利于了解古代文士阶层的造园美学思想,为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对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表达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人园居的生活美学和造园思想进行探究,从中考察文人精神和生活方式与造园的关系。
2020(11):50-55.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50.008
摘要:对古镇景观空间内在文化理解的欠缺,造成古镇景观的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文化表达破碎问题,导致了古镇空间文化感知度和原真性体验的降低,削弱了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精神的体现。景观叙事在叙事内容的解读、景观符号的塑造及情节序列的建构上,与古镇文化的空间表达具有良好适配性。本文结合景观叙事理论,以木洞镇为例,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文化类别、文化载体空间、空间序列模式、文化空间行为4方面解读古镇原型景观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表达,通过符号转译相关理论方法重塑木洞古镇的景观叙事符号。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方法,从游览路径、空间序列、文化行为3方面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从空间景观和文化行为2个层面提出叙事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古镇文化资源表达破碎困境,对当前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及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
2020(11):56-61.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56.009
摘要:将钱塘江中游流域存在八景文化现象的传统村落根据自然地理特性进行分类,以传统村落八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方法分类统计近江平原、丘陵区域、山间盆地3种类型的传统村落八景中各类景观元素的构成占比,对其主要分布范围、核心景观类型以及核心景观单体逐一剖析并进行总结,为识别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八景的个性与共性提供支撑,为当代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2020(11):62-67.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62.010
摘要:目前,中国北方的绿化模式由单一规则式向着多元复合式发展,绿化结构更富有层次感和多样性。由于地质及气候的原因,华北地区瘠薄的丘陵山地对于城市景观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土壤改良成为园林树木适应成活的保证,更对北方城市绿地建设及景观营造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现阶段,中国对土壤改良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单一手段的土壤改良,运用多种土壤改良技术组合来进行土壤结构重构和品质提升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日照西客站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实践,针对土壤透水透气性差、土壤硬度高、养分缺失等问题,采用模拟自然的多层复合结构群落、土壤重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重构新技术)、土壤渗透导排系统等多种土壤改良技术组合,以提升日照西客运站广场景观,形成一个富有韵律感、仪式感的现代站前广场景观,以打造日照的“城市名片”。
2020(11):68-75.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68.011
摘要:现行“封闭式”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模式存在人为割裂城市空间、公共环境设施难以统筹布局、容易导致破坏生态和千城一面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不符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本文在分析“封闭式”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模式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总结重庆两江新区开展“定制建筑”开发建设试点经验,探索提出了新的“开放式”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模式的概念与特点,并以龙兴国际生态新城项目为例,对其规划与景观设计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2020(11):76-81.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76.012
摘要:城市水系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深远。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制的改革也使得由绿地、水系与湿地组成的蓝绿空间的系统规划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从水系对城市的作用因素出发,通过文献查阅与归纳演绎,从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风貌、城市人文4个角度,研究水系对城市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泗洪县水系特色,从城市形态、环境、人文风貌3大角度,分析泗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以泗洪城市水韵构建为目的,提出揽湖入城、制定特色生态水系治理、融合“水脉—绿脉—文脉”等的城市治理建议。
2020(11):82-88.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82.013
摘要:以1992-2019年CNKI数据库中关于乡村景观的614篇核心文献作为数据基础,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乡村景观知识图谱,以此分析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研究的学者集中度较高,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呈“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2)乡村景观研究的机构强弱分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优势明显,并形成了近地域合作的发展趋势;(3)通过聚类分析可发现,乡村景观研究主要围绕着“乡土景观”“新农村建设”“景观格局”“乡村旅游”和“景观评价”等关键领域展开;(4)乡村景观研究的热点变化与国家政策的出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乡村景观研究在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发展政策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2020(11):89-94.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89.014
摘要:新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状况使得市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出现很大变化,因此,学术领域也急需在对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公园更新策略。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近20年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文章聚焦公园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的应用、公园使用者行为偏好、公园使用满意度、基于大数据的公园使用状况研究等4个研究主题进行重点文献分析,以期为未来城市公园使用研究及更新改造提供帮助。
2020(11):95-95. DOI: 10.12193/j.laing.2020.11.0095.016
摘要: